伏虎山人 〈張清臣〉 木雕 沉思行者
羅漢〈一〉
羅漢又稱阿羅漢,依梵文音譯而成,意指聲聞乘修證的最高境界。至此果位者,諸漏已盡,永離輪迴,得大解脫。依其意義,羅漢又可譯作應真、應供、不生等。在早期佛教裡,羅漢乃一位獨善其身的修行者。大乘佛教興起後,在菩薩救世思想的刺激下,羅漢的性格逐漸地產生變化,也具備了護持正法,渡化眾生,饒益友情等兼善天下的菩薩特質。
羅漢的觀念雖源自印度,可是在印度並未發現羅漢像和崇拜羅漢的記載,似乎羅漢在印度並未形成一種信仰。反觀中國,羅漢信仰流行,不但豐富了中國佛教的內涵,同時也是藝術創作和詩歌小說中的重要題材。
可見,羅漢信仰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。
西元五世紀時,大乘羅漢觀念便傳入中國,北涼道泰等所譯的「入大乘論」即言,十六羅漢「皆於佛前取籌護法,住壽於世界」。不過,此說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。七世紀中,唐代譯經巨擘玄狀譯出「法住記」,始奠訂中國羅漢信仰的基礎。此經不但詳載十六羅漢的名號、住處、眷屬數目等,同時更反覆闡述羅漢不入涅槃,常住世間,顯揚佛法,利樂眾生的特色,為中國羅漢信仰的根本經典。八、九世紀以來,羅漢信仰日漸興盛,繪製羅漢畫的名家輩出,如盧愣加、貫修、張玄、王濟翰等皆為其中翹楚。
許多寺院還營造羅漢堂、羅漢閣、或羅漢殿,以供奉羅漢。在不少大雄寶殿裡,我們也常可發現羅漢的雕塑或壁畫,羅漢信仰普遍流行。隨著羅漢信仰的蓬勃發展,中、晚唐時,又有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的出現,使得中國羅漢信仰的內容更趨豐富。〈摘錄故宮月刊李玉珉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