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0

地址:台灣省台中市后里區南村路128巷1號 電話04-25570209 手機0926101120 電子信箱:a0916757533@yahoo.com.tw

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

春秋






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木雕    智慧行者


春秋
       孔子著《春秋》,寫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歷史,他為什麼叫《春秋》,不稱冬夏呢?春天是由冷變熱,慢慢一點一點熱起來。秋天是相反,夏天的熱慢慢退掉,退到了秋天剛好涼爽,不算冷也不算熱,所以春秋是持平也。


        不但氣溫如此,夏季白晝長,冬季白晝短,春秋兩季的日夜長短也是持平的。所以我們講「春秋持平也」,是個天秤。古今人物,對於國家社會有沒有貢獻,《春秋》在這個歷史上持平論之,所以「春秋」是持平之論的意思。〈摘錄南懷瑾参同契〉

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電能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木雕      土地行者


  電能

        道家認為這個身體是形體,等於是個機器,這個機器的電能是道家所稱元神,是我們靈魂生命的根本,那是電能,就像電燈有電能才發亮。


         所以只要我們這個肉體存在,元神就在我們身上。身上每個細胞每個地方都通元神的,人老形體衰了,機器用壞了,神也不通就離開了。道家所以能夠返老還童長生不死,做的工夫就是把形與神凝結在一塊,這就叫煉丹。〈摘錄南懷瑾參同契〉

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

不寧靜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彩繪木雕      貓


   不寧靜

當你整個的心不寧靜,就讓他不寧靜,你要接納你的不寧靜。當你接納你的不寧
靜時,那個接納心,就會讓你寧靜。

你就跟那個不寧靜在一起,因為你的接納心在裡面時,你不寧靜的品質就蛻變了,變成更高的寧靜品質。〈摘錄廖志祥生命活的寧靜熱情〉


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木雕      入定行者


  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宇宙間,沒有不變的事,不變的人,不變的東西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天天在變,隨時在變,隨地在變,無一不變,也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不可能不變。

黑夜白天]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木雕      達摩行者

黑夜 白天
    宇宙間有一陰一陽,兩股力量。我們的動作也好、說話也好,任何生命都有兩個作用,這兩個作用是生滅的,有成長就有衰弱,有衰弱就有成長,一邊高另一邊就低,黑夜過去,又轉入白天。天、地一切萬有生命相對的作用。〈文字摘錄參同契〉




聖人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木雕      沉思行者



  聖人

聖人,就是不會把天當成地,也不會把地當成天。
不會夜裡當白天用,白天當夜裡用。
天亮起床,夜裡睡覺。夏天不穿皮裘,冬天不穿汗衫。
道法自然,最偉大即最平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聖人的樣子,那是超級愚蠢的。〈文字摘錄參同契〉

自然法則



伏虎山人     〈 張清臣〉      木雕     無為型者


自然 法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老子說「反者道之動,弱者道之用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陽極陰生,陰極陽生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這是天地間自然又必然的法則。

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

希言自然



伏虎山人     〈張清臣〉      木雕      扇子行者




  希言自然

大道無言,少說話才合乎自然本性。

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,暴雨也下不了一整日。

天地造成的暴風疾雨尚且不能為持長久,何況人呢?

大藥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張清臣      木雕      無事型者


    大藥

道家稱為大藥就是「精、氣、神」。三位是一體的。

神是宇宙太陽的「光」能化成一股「力量」就是「氣」氣產生而發「熱」就是「精」。

神變成氣,氣變成精,我們後天的生命是順著來的,由先天變成後天。修道是相反的,要返回先天,所以煉精返回去化成氣,再煉氣化成神。精、氣、神三種實際上是一種,都是神所化的。


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

說羅漢二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 〈張清臣〉      木雕      微笑行者


說羅漢〈二〉

        中國羅漢畫約創始於「法住記」譯出不久後的八世紀。由於經論並未記載羅漢圖像的特徵,所以畫中的羅漢圖像並無定規。不過,從羅漢多做出家人相這點來推斷,羅漢像的造型可能是由早期高僧像演化而生的。根據歷代羅漢畫的特色,中國羅漢像約可分為三大類:

        第一類為世間相:此類羅漢形貌多與漢地高僧相似,或接受信徒供養,或談道說法,或展現神通,圖像變化多端。宋劉松年畫羅漢、宋李嵩畫羅漢、元人應真參妙圖、明鄭重一指華嚴等作品均屬此類。

      第二類為出世間相:這類羅漢龐眉大目,朵頤隆鼻,胡貌梵相,與漢地僧人迥別。這種羅漢造型乃五代貫休所創,歷代仿效者甚眾。明吳彬迦理迦尊者、明丁雲鵬應真雲彚、清丁觀鵬喇呼拉尊者即為描摹貫休羅漢之作。

        第三類為藏密羅漢像:這類羅漢和漢地羅漢不同者,乃在其圖像固定,每一羅漢均可依其手中持物,一一加以辨識。西藏原本僅有十六羅漢,後受漢地十八羅漢觀念的影響,逐加入布袋和尚和達摩多羅二位護法,形成十八羅漢。這種十八羅漢的組合和漢地流行的十八羅漢不同,別具特色。藏密羅漢像在中原地區出現較晚,清代特別流行。例如清丁觀鵬刺呼拉尊者、清姚文翰畫第十八嘎沙鴉瑪尊者均為此類的代表。〈摘錄故宮李玉珉〉

說羅漢一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〈張清臣〉      木雕      沉思行者





羅漢〈一〉
         羅漢又稱阿羅漢,依梵文音譯而成,意指聲聞乘修證的最高境界。至此果位者,諸漏已盡,永離輪迴,得大解脫。依其意義,羅漢又可譯作應真、應供、不生等。在早期佛教裡,羅漢乃一位獨善其身的修行者。大乘佛教興起後,在菩薩救世思想的刺激下,羅漢的性格逐漸地產生變化,也具備了護持正法,渡化眾生,饒益友情等兼善天下的菩薩特質。
      
     羅漢的觀念雖源自印度,可是在印度並未發現羅漢像和崇拜羅漢的記載,似乎羅漢在印度並未形成一種信仰。反觀中國,羅漢信仰流行,不但豐富了中國佛教的內涵,同時也是藝術創作和詩歌小說中的重要題材。
可見,羅漢信仰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。
       
        西元五世紀時,大乘羅漢觀念便傳入中國,北涼道泰等所譯的「入大乘論」即言,十六羅漢「皆於佛前取籌護法,住壽於世界」。不過,此說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。七世紀中,唐代譯經巨擘玄狀譯出「法住記」,始奠訂中國羅漢信仰的基礎。此經不但詳載十六羅漢的名號、住處、眷屬數目等,同時更反覆闡述羅漢不入涅槃,常住世間,顯揚佛法,利樂眾生的特色,為中國羅漢信仰的根本經典。八、九世紀以來,羅漢信仰日漸興盛,繪製羅漢畫的名家輩出,如盧愣加、貫修、張玄、王濟翰等皆為其中翹楚。
     
         許多寺院還營造羅漢堂、羅漢閣、或羅漢殿,以供奉羅漢。在不少大雄寶殿裡,我們也常可發現羅漢的雕塑或壁畫,羅漢信仰普遍流行。隨著羅漢信仰的蓬勃發展,中、晚唐時,又有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的出現,使得中國羅漢信仰的內容更趨豐富。〈摘錄故宮月刊李玉珉〉

休養



伏虎山人       〈張清臣 〉     木雕      持蓮行者 



      
 ■修養
    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真有高度修養,便萬事先知變成無知,有絕頂的智慧而變成糊塗,只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少數幾個有修養的人才做得到,一般人則是做不到的。